印度留学生
亲身感受“课本上的中秋”
昨天上午,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一间教室里,正循环播放一首《明月几时有》,座位上,有学生小声地跟着唱,但个个都低着头看歌词。
他们都是留学生,来自印度、韩国、日本等国家。要过中秋节了,学校给他们准备了月饼,并教他们了解中秋习俗。
来自印度的Manish Kumar酷爱春节,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叫“马小春”,25岁的他今年9月份来到中国学习中国历史。
在他的认识里,中秋节是秋季中间的日子,大家一起做月饼、吃月饼,因为月饼代表着中国人的团圆。“之前对中秋节的了解都是在课本上,现在终于有机会亲身感受下了。”
韩国留学生
虽然不吃月饼,但团圆都是一样的
21岁的韩国女孩朴志爱来中国一年半了,去年的中秋,她去了大连跟在那儿工作的爸爸一起过节,吃了月饼,还赏了月。
她说,在韩国,他们不吃月饼,会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松糕,“但一家人聚在一起团圆跟中国是一样的”。
来自日本的石井大树对中秋节没什么具体概念,但想要表达自己的祝福:希望父母平平安安,弟弟努力学习,妹妹身体健康。